在“抗疫”取得来之不易的胜利后,中央在部署持续做好“六稳”的前提下,作出“六保”的决策部署。其中的“稳金融”“保就业”和“保基本民生”等,都对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围绕数字技术助力金融服务实体企业话题,多位业界人士和嘉宾热议数字技术在解决企业融资难、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金融服务实体企业方面的作用,针对数字技术应用,提出诸多建议。
火币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林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企业信用上链,从而使得知识产权、专利、存单、应收款等无形资产增强企业信用,成为企业融资的有效工具,对于股权、期权、版权等的保护也均可参照这些办法。同时,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应用降低了企业行政成本和经营成本,实现企业和个人的价值最大化。
用数字技术提高企业征信破解融资难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里强化了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
除了将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还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报告称:“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这些举措为饱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点燃了希望。
今年4月,火币区块链研究院发布《区块链下的“普惠”供应链金融》报告指出,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抵押物等问题,长期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窘境,疫情更是让中小微企业面临严峻考验。
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显示,2018年末我国有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1800多万家,占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的99.8%,吸纳就业人数2.3亿。艾瑞报告中加上个体工商户和家庭式作坊,2019年这个数字达到1.2亿户,占全国各类工商主体96.4%。
作为长期深耕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领军科技企业,李林表示,火币集团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上述问题———哪怕这些企业有资产,但资产没有证券化,没有办法变成现金流。
“而区块链能做什么呢?可以把知识产权、专利、存单等相应的资产放到链上,建立信用,不必完全依赖于知识产权中心、专利交易中心等机构,相当于可以帮助民间增强信用。”李林认为,如果把资产通过新技术变成可以流通变现、可以使用一些金融工具的资产,就能解决很多中小企业资金的问题。
李林举例说,如果企业有真实的贸易单据和产品,有应收账款或存货,以前授信机构无法判断实际情况真假,但如果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将业务链条的企业和授信机构连接起来,同时让开单据的一方将单据进行上链存储,并基于区块链进行流转,那么可以保证该单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这增强了企业在授信机构处的信用,授信机构将以此为依据给予企业融资。
此外,还可以为流动性不好的资产搭建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平台,增加资产流动性,且能够全流程追溯,降低以往的交易风险,减少中介乱象,以便企业可以有更多的途径进行资产变现。
业界人士认为,要加强金融机构和科技机构的合作,建立服务于企业和个人的区块链认证体系,形成一个信用体系的平台。“数字技术支撑可以支持企业的应用征信融资,因此要加强数字信用体系建设,否则金融服务业很难跟上。”
新科技能够有效降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客户的信息,通过大数据更加精准高效的风险识别,从而使金融资源覆盖到更广泛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数字技术为企业和个人实现价值最大化
数字技术在此次两会开幕后被屡次提及。民建中央在《关于引导区块链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中建议,应稳步推动公链和公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智能政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建设中;农工党中央提出应用区块链技术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的建议;九三学社中央则建议利用区块链技术完善药品追溯主体建设。
业界人士认为,此次疫情催生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发展新契机,万事万物应该实现数字化,数字化将给经济带来根本性变化。
业界委员表示,区块链、人工智能、新兴大数据技术与保险行业的深入融合,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数字技术前提是要有数字社会,然后才有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数字金融主要是靠数字技术支撑的。打破数据孤岛,数字技术是一个突破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数字技术支撑来提高金融服务,从而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痛点问题。
区块链最重要的特点是凭证不可篡改性以及信息共享,是防治欺诈非常有效的手段。李林认为,对企业来说,当企业有了数字身份,能够在链上签署数字合同,申请数字执照,区块链技术和数据降低了企业行政成本和经营成本。
同样,区块链还能够帮助企业完善激励政策。比如企业在内部设立虚拟股,给员工发期权,“我们要探索的,就是将这些期权登记在区块链上,使这些期权同样受法律保护,成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措施。”李林说。区块链数字身份将成为企业和个人的可信基础设施,从而创造个人价值最大化。
数字技术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以后的效率更是值得期待。业界人士认为,数字技术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以后,在普惠性、包容性方面有很大提升,效率会更优,必将带来持久深远的积极影响,在“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市场主体、稳企业、保就业方面,数字技术大有可为。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