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帮助汇集志同道合伙伴的社交类 DAO Friends with Benefits、对版权类内容价格和交易方式拥有极大自主权的媒体类 BanklessDAO,到资助在区块链上构建去中心化项目的 Gitcoin,还有合力购买 NBA 球队特许经营权的 Krause HouseDAO。「万物皆可 DAO」也许只是一句玩笑,但 DAO 作为面向未来的一种商业组织形态,正凭借独特的社区自治特征成为 Web3.0 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DAO 生态图谱
但不得不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架构运营的各类社群自治组织将会带来海量的链上数据增长,如何处理如此庞大且复杂的链上数据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这时候,专门面向链上数据的各类数据工具就变得十分重要,不论是中心化的,还是去中心化的。「DAO 化」未来发展的天花板在哪里甚至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由链上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决定。
当前,市场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链上数据服务商,比如海外的 Nansen、Glassnode 和国内的 OKLink 等。它们创造了一批便捷可用的数据工具,将庞大复杂的公链链上活动数据搜集起来,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成为获取链上活动数据的重要信息来源。
图片:常见的链上数据服务商的平台工具页面
链上数据数十亿,且仍在不断扩充,有行为就会有数据,当前市场上的数据分析工具,大多会对链上活动进行数据分析,为相关地址打上标签,用户可以根据标签对地址有更多的了解。然而仅靠平台自身力量难以执行对所有地址的标签化处理,且一些专业人士对某些地址的了解甚至比平台更多。
一些团队也开始尝试召集多名研究员做标签类产品,但一个团队的力量终究有限,且团队与团队之间信息并不相通。
解决问题的办法似乎在传统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有迹可循。维基百科作为免费的网络百科全书,其设立初衷是打造一个基于自由/开放编辑模式建立的,多语言的模式。数亿级用户参与其中,不断协作补充内容,相互确认信息是否为二手资讯,并有准确的引用来源,这才有了今天被称为内容最「权威」的互联网参考工具书。这种潜力强大的 UGC 模式在如今的互联网中并不少见,B 站相对于爱奇艺,数亿用户自发创作投放的视频就足以匹敌流媒体的 PGC 市场。
同样的逻辑嫁接到链上数据分析市场上:如果将单纯依靠数据服务商的阶段所提供的数据工具称为 1.0 版本的数据工具,那么 2.0 版本的数据工具则更需要用户参与、万众共创这些更契合 UGC 的特性。
拿 OKLink 今年推出的「私人地址标签」功能来说,平台支持用户根据需要为链上地址打上自定义标签,大大增加后期查询、分析的便利性,这也是 2.0 版本数据工具可以发挥的优势。
这一功能在近期 OKLink 浏览器地址详情页升级后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当前的地址详情页增加了更多标签反馈,如地址对应的实体/机构、与一些风险事件的关联度、以及通过 OKLink 大数据计算出的地址属性,可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地址信息,从而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私人标签。
图片:OKLink 浏览器地址标签反馈功能展示
虽然当前「私人标签」仅用户本人登录可见,但若以后将这些标签打通,经审核后能够公开展示的话,将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形成类似「维基百科」式由众人自己编辑词条,经过审核后展示给其他用户的应用,这样一来,各类标签聚合在一起,所展示的信息自然更为详实,这就是「数据服务类 DAO」的基本模式。
图片:私人地址标签功能
在 Web3 市场纷纷「DAO 化」的大潮中,普通用户在数据处理和掌控方面逐渐意识觉醒并拥有一席之地。相比由数据平台主导的模式,用户更希望拥有更高的自由度、舒适度,共同参与包括数据工具在内的各项建设。在使用工具来接受更精确数据的同时,用户也在参与共创的过程中帮助平台完善数据信息。
对于繁杂的 Web3时代数据,一套标准化的数据处理及利用形式对于服务商输出和用户接收都至关重要,数据工具 2.0 确应提供更精确的数据。
共创后发挥巨大价值的链上地址信息数据,并不局限于个人用户使用。项目、机构等企业组织也十分需要。通过准确、及时把控数据,了解到地址背后的用户信息,除了可以发现巨鲸地址,规避风险创造财富以外,还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企业可在了解地址相关信息中形成用户画像,根据需求投放产品,精确的数据是达成这一步骤的前提。项目方可以根据用户过往行为,以使用过哪些应用,交易的资金数量等条件中筛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用户,将其产品进行投放引流。除此之外,矿池可据其获取各币种浏览器链上数据、矿池收益以及挖矿难度数据,数据网站可直接连接相关信息,投资机构通过它监控大额交易与关键钱包动态等。
但一切都要考虑效率问题。若企业从头开始自行搜寻信息再加工,无疑是进行了「重复造轮子」的过程,不仅浪费大量时间在基础应用上,还难以专注研究主要功能的精细化。
前 Coinbase 成员创立的 NFT 搜索引擎类项目 Center 就推出了 API,为相关项目从业者节省了大量基础建设成本,专注于钱包 与 NFT 市场的项目 Venly 也同样如此,将自身功能数据封装成 API 供其他项目使用。数据服务类项目 OKLink 本着数据精确的理念提供的 OpenAPI 服务也是具有此类作用,为各类需要地址信息的企业、矿池、钱包、高校、数据网站等项目方提供相应的链上数据。
图片:OKLink Open API 服务页面
在各类公链及其生态项目越来越多、链上信息繁复庞杂的情况下,数据服务平台帮助用户简化了精准定位所需信息的过程。而随着链上数据服务「DAO 化」的呼声越来越强。当前各数据服务类项目都在由 PGC 向 UGC 过度,更加重视用户参与感。毫无疑问,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虽然目前市场上,真正成功「DAO 化」的场景并未大量涌现,但「用户共创」的理念或许会为链上数据处理工具带来更多优化思路。这也是 Web3 的思路:一个自由、开放、共创的去中心化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