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人们憧憬着一个无边界的点对点网络的未来,它能激发无限的创造力,因为信息将自由和即时地流动。
虽然创造力确实爆炸性增长了,但互联网上的信息流动方式并不像人们最开始希望的那样无边界和自由。现在仍然有类似守门人和中间机构的存在,他们都要从文化经济中分得一杯羹。
对创意产业来说,当我们还生活在一个联系较少、融合度较低的世界时,守门人对艺术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科技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已经创造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几十年来,创作者和管理者之间不断变化的权力关系一直在发生变化,而Web 3.0将使文化创作完全民主化,从而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网络的发展进化
故事从Web 1.0开始,它可以被定义为创意的互联网。它是一个由公告板、邮件列表和论坛组成的网状网络,由爱好小众文化的个人来提供内容及维护。社区是围绕着小众话题而形成的,从反文化到音乐,再到金融系统的颠覆。举个例子,2009年2月11日P2P基金会论坛上发布的消息,一些用户再谈论开发一个新的开源的P2P电子现金系统,也就是比特币。
当时,点对点网络的力量最臭名昭著的例子就是Napster对音乐行业的突破。
几十年来,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是依靠集中式的内容分发,控制着艺术家和消费者。这种模式在Napster上线之后被打破了,让人们可以直接复制内容的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分享。Napster确实最终在来自音乐行业的法律压力下失败了,但你可以说它也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艺术的商业模式,这又为iTunes出售个人曲目到Spotify出售订阅式流媒体铺平了道路。
Web 2.0是第1版进化的延续,现在我们进入了商业和用户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当创业者们意识到网络也可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目录时,就开始了开店和关注度变现的竞赛。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网络作为Web 1.0中的论坛的更主流版本,大量涌现。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拍摄一段视频并发布在YouTube上,写一篇故事并发布在博客上,拍一张周日晨跑的照片并在Facebook上夸耀,创作音乐并在Soundcloud上发布,在Yelp上写出缜密周到的评论。
社交媒体平台的迅速崛起,导致人们的注意力市场饱和,问题重重。这些平台变得不再是围绕共同兴趣创造内容的社区,而是更多的公司在卖东西。这种趋势无情地持续着,今天的互联网由少数科技巨头控制,运营着庞大的服务器,决定着我们大多数人在网上的所见所为–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传统的守门人角色再次被恢复,曾经创新的网络前沿已经沦为一个数字商场,房东可以随意批准或者拒绝租客。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终点。
Web 3.0,重塑互联网
Web 3.0被称为网络演进的下一个篇章,旨在通过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减少守门人的权力,将个人主权还给个人。保护隐私的协议正在被开发出来,用于内容和价值的自由分享和传播,人们的注意力不再是科技巨头用来变现的产品。
就像互联网初期一样,这个运动仍处于边缘地带,快速的实验推动了创新,早期采用者塑造了格局。我们已经看到一些项目的品牌和故事由社区来定义,而不再是中心化的公司。视觉资产和信息传递已经通过建设者和爱好者的社区获得了自己的生命,类似于前几年出现的先锋比特币社区。
当然,这也是加密社区蓬勃发展的领地,他们热衷于为任何可以定义的东西创造市场。Uniswap背后的团队尝试用一种可兑换实物商品的代币进行交易:袜子。$SOCKS的想法是,价格会在一套预先编程的规则内根据供求关系波动。五百个$SOCKS代币被创造出来,每个代币可以兑换一双时髦的Unisocks。今天,这意味着一双袜子会卖到1761美元,这近乎荒谬,但这一实验为其他公司拓展将加密经济学与实物商品配对的想法提供了方向。
Zora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市场,它建立在Unisocks模式的基础上,与代币绑定的限量版商品范围更广。音乐人RAC推出了新专辑《BOY》的限量版卡带版,与$TAPE代币绑定,最大供应量为100个代币。初始价格定为20美元,如今$TAPE以及由此带来的专辑交易价格为320美元。另一个例子是MetaFactory,它是一个由利益相关者社区拥有的去中心化时尚品牌。成员使用加密货币对产品设计进行投票,并分享销售利润。
我们现在还处于去中心化的Web 3.0和加密经济学之间合作的最初期。我们不可能知道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但如果DeFi领域教会了我们什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创新将继续以快速的速度前进,而只有一个具有真正热情的社区才能保持这种速度。更何况我们还将迎来代币换产品领域的几颗新星。